今天,和朋友談到這個話題。朋友說妻子懷孕8個月了,有時候她會擔心自己產后是否會抑郁。而作為準爸爸,自己對“產后抑郁”的概念,也沒有太多的了解,前些天看新聞,某女明星,剛生完寶寶,產后抑郁,控制不住情緒,和老公一直吵架,使夫妻間形成隔閡。今天我向準爸爸們科普一下“產后抑郁”這個話題。
1、什么是產后抑郁?
產后抑郁是指發(fā)生在女性產后的抑郁發(fā)作,起病時間是在產后4周內,其臨床表現與一般的抑郁(抑郁、悲傷、沮喪、哭泣、興趣減退、易激怒、煩躁、甚至自殺傾向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心境障礙)相同。
關于產后抑郁,流行病學資料顯示,西方發(fā)達國家的患病率為7%~40%。亞洲國家患病率為3.5%~63.3%。我國報道的患病率為1.1%~52.1%,平均為14.7%,與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10%~15%的患病率基本一致。
產后抑郁首次發(fā)作后約半數以上會在未來的5年內出現再次發(fā)作,有1/3的患者甚至在第1年內再次發(fā)作。而且隨著復發(fā)次數的增多,復發(fā)風險也在加大。
2、什么樣的產婦更可能遭遇產后抑郁?
(1)高齡產婦
有研究認為,高齡產婦更容易產后抑郁。因為生育年齡大,希望能夠順利分娩,對生產良好結局期待值高。對孩子的喂養(yǎng)、撫育更細心、增加了思想負擔,也增加產生后發(fā)生焦慮抑郁情緒的易感性,另外年齡大的孕產婦通常有固定工作,產后突然與社會隔離,易出現抑郁情緒。
(2)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產婦
研究表明,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產婦,由于精神疾病的因素,大腦機能的敏感性高,產后情緒容易受波動,出現產后抑郁。
?。?)情緒不穩(wěn)定與內向的產婦
相關研究表明,產婦的個性心理特點是誘發(fā)產后抑郁的影響因素。有研究表明產后抑郁多見于自我為中心或成熟度不夠、敏感、情緒不穩(wěn)定、好強、固執(zhí)、認真、社交能力不良、與人相處不融洽等個性特點的人群。而綜合多個調查研究的結果發(fā)現,情緒不穩(wěn)定與個性內向是產后抑郁人群中比較常見的特征,由此推斷,情緒不穩(wěn)定與內向的產婦更可能遭遇產后抑郁。
?。?)產前就開始出現抑郁情緒的產婦
最近的美國精神障礙分類與第五版診斷標準(DSM-V)取消了“產前抑郁”的概念,取而代之的是“圍生期抑郁”,特指從妊娠開始至產后4周內發(fā)生的特殊時期的抑郁癥。國內的多個研究也表明,產前出現抑郁情緒,是產后抑郁的重要的影響因素。
3、避免妻子產后抑郁,丈夫可以做些什么?
?。?)從孕期開始體貼照料,給予情感支持
從妻子懷孕開始,丈夫就應給予妻子體貼的照料,除了現實生活中周全的照顧,更應注重情感上的支持。當妻子從懷孕開始,就能感受到丈夫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支持,妻子也將能感受到安心、踏實,情緒更為平和、愉悅、穩(wěn)定。
特別強調的是,孕產婦的情緒不穩(wěn)定,容易發(fā)火,男人應多理解擔當。在妻子完成生產,“坐月子”階段,丈夫更應該把更多焦點集中在妻子身上,傾聽其心聲,理解、接納、肯定、支持。丈夫應看到妻子的付出,肯定妻子的付出,引導其他親屬、朋友,肯定妻子的付出。經常存在的誤區(qū)是,丈夫在孩子出生后,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,而忽略此時妻子的感受。
?。?)形成共識,淡化對胎兒性別的期望
夫妻雙方及各自的家庭可能對胎兒的性別可能會有所期望。而實際受孕過程中,胎兒的性別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。因此,丈夫首先自己應端正態(tài)度,并積極促成妻子及雙方家庭形成共識,淡化對胎兒性別的期望,順其自然。對于傳統(tǒng)觀念中的“重男輕女”等思想,應及時矯正澄清,特別是對于受傳統(tǒng)觀念和封建思想影響較深的家庭,應提早打好“預防針”,做好心理準備,不管生男生女,一視同仁。
(3)加強知識學習,及時請教專業(yè)人士
從妊娠到生產,到產后的護理,無論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,整個過程都包含著豐富的知識。作為丈夫,自身應加強對知識的學習,了解如何更好地呵護妻子的身心健康。遇到困惑或者不解時,及時請教專業(yè)人士。當妻子生理上的不適及心理上的失調被及時化解時,妻子將遠離抑郁情緒的侵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