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交流技巧、控制個人情緒
與患者交往時,言語態(tài)度要真摯和藹,避免用高人一等的態(tài)度對待他們;不要對病人流露出恐懼或厭惡的表情,以防激惹病人;對有幻覺妄想的病人不要與之爭論,企圖說服他們;不要隨便碰觸患者的身體,以防被誤認為是有意的傷害行為;對有關(guān)系妄想的患者,不要在他面前低聲與他人耳語,以免引起其猜疑。
善于觀察、警惕反常的情感變化和言行
通?;颊咴趯嵤┍┝π袨榍岸剂髀兑恍┲虢z馬跡。如患者突然側(cè)耳傾聽,多半說明他有幻聽;當患者雙目圓睜、表情憤怒、呼吸急促、來回走動時,表明他此刻情緒激動,絕對不要刺激他;而一直恢復(fù)很好的患者突然陰郁孤僻、煩躁不安,則說明可能有病情反復(fù),應(yīng)及時促其就診;如果確實判定患者有實施暴力的危險,可暫時對他實行保護性約束,用長的軟布之類將患者控制。
面對攻擊性暴力的緊急應(yīng)對方法
無論如何小心,有時也可能面臨精神病人猝不及防的暴力性攻擊。這時一定不要慌張,尖聲驚叫、奔跑都可能刺激患者;也不要突然或大幅度的動作,避免患者受驚。先以和藹態(tài)度面對患者,保持開放的身體姿勢,應(yīng)減少與其目光接觸,盡量站在他的側(cè)面,距離在其攻擊范圍之外,可用溫和、但堅定的語調(diào)與患者交談,先穩(wěn)定患者的情緒,與此同時,設(shè)法求援。切不可獨自上前搶奪患者手中的物品,可采取分工合作的辦法,由一人在前面吸引其注意力,另有他人從背后將其抱住,或以棉被等物將患者頭部蒙住,趁其受驚慌亂,將其制服。
總歸一句話,要避免不必要的傷害,還是要盡快帶著患者進行診治,才可以早日康復(fù),得以回歸社會這個大家庭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