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步的自由解脫,就是了解到你不是那個思考者。
在你開始觀察那個思考者的那一刻,
就啟動了意識的更高層次。
然后你就會了解:
有一個智性的廣大領域是超越思想的,
思想只是其中極小的一個面向。
你同時也了解到,
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,
如美麗、真愛、創(chuàng)造力、喜悅、內在平安,
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。
這時,你就開始覺醒了。
在成長的過程中,你會基于個人和文化上的制約,而塑造一個自己是誰的心理形象。我們可以稱這個虛假的自我為小我(ego),它由心智活動組成,而且只能經由不斷地思考而存活。小我這個名詞,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意義,但是當我使用這個詞的時候,指的是經由無意識的與心智認同而產生的虛假自我。
對小我來說,當下時刻幾乎不存在,只有過去和未來才是重要的——完全顛倒是非。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:當心智處于小我模式時,功能完全失調。小我關心的始終是如何讓過去存活下來,因為如果沒有過去,那你是誰呢?它也不斷把自我投射到未來,以確保能繼續(xù)存活,并且在未來尋求某種形式的慰籍和滿足。它會說:“有一天,當這個、那個或其它事情發(fā)生的時候,我就會OK了,快樂了,平靜了。”
即使看起來小我是關切當下的,他所關切地也不是眼前的當下,因為小我看待當下的方式完全錯誤——他是以過去的眼光來看的?;蛘?,小我會將當下貶低為一個達到目標的手段,而它所謂的目標,卻永遠存在心智投射出的未來之中。觀察你的心智,然后你會看見這就是小我運作的方式。
開悟意味著超越思想。在開悟的狀態(tài)中,必要時你還是會用心智思考,但會比以前更專注,更有效率。你大部分是為了實際而使用心智,而且你擺脫了不由自主的內在對話,因而感受到內在的定靜。
當你真的需要使用心智,特別是必須找到一個具有創(chuàng)意的解決方案時,你會在思想與定靜之間、心智與無念之間來回擺蕩,各停留幾分鐘。無念是有意識但無思想,只有這樣才有創(chuàng)意思考,因為只有這樣,思想才會有真正的力量。如果只有思想,而不與更廣大的意識范疇連接在一塊,那么這樣的思想很快會變得貧瘠、病態(tài)、具破壞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