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什么是脊柱側彎?
脊柱側彎,又叫脊柱側凸,是脊柱發(fā)生的一種三維(冠狀位、軸位、矢狀位)畸形改變。
正常情況下,從后面看人體脊柱是一條直線,軀干四肢在脊柱兩側對稱分布。如果后面觀背部左右不平齊,或者前面觀雙肩不等高,全脊柱正位X線片上顯示出脊柱側方彎曲超過10°,那么就可以被判定為脊柱側彎。
2.為什么會發(fā)生脊柱側彎?
脊柱側彎發(fā)生的原因有很多,臨床上大部分(80%以上)屬于特發(fā)性脊柱側彎,此外還有先天性脊柱側彎、神經肌肉源性脊柱側彎(例如腦癱)等。
先天性脊柱側彎,是指在胎兒發(fā)育階段,妊娠的第5~6周(脊柱分節(jié)發(fā)育),胎兒受到外界病毒、藥物或者理化因素等影響,使脊柱發(fā)育出現畸形。
特發(fā)性脊柱側彎在10~14歲的青少年兒童中發(fā)病率較高,發(fā)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確,多認為與遺傳、激素、內分泌、生長發(fā)育異常以及神經-平衡系統(tǒng)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。
3.脊柱側彎有什么危害?
輕中度的脊柱側彎一般不會給身體的內臟或其他機能造成傷害,但是當脊柱側彎角度超過60°后,就會對胸腔和腹腔造成擠壓,使其空間減少,導致心肺、胃腸系統(tǒng)受壓,從而引起相關功能障礙。
心肺功能受損時,活動耐量降低,會出現氣短、走路心跳加速、上樓喘氣嚴重等;胃腸道功能受損時,會造成食欲減退、甚至可能會造成不孕。
4.脊柱側彎如何治療?
脊柱側彎的治療,關鍵在于早發(fā)現早治療。早期不嚴重的脊柱側彎,可以通過理療、體操、支具或者石膏等非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,其中以支具治療最為常見。
對于不超過20°的側彎,適當鍛煉、定期拍X線片檢查即可;
20~40°的側彎,在鍛煉的同時需要使用支具進行治療;
如果側彎超過了40°,就要考慮是否要進行矯正手術了。
5.佩戴支具有什么作用?
脊柱側彎患者使用支具,主要是起到控制疾病進一步發(fā)展的作用。
支具治療,主要是通過擠壓胸廓和兩側骨盆,從而使脊柱變直。相當于是對脊柱側彎的身體進行懸吊,從而迫使脊柱自然彎曲。
當然這種療法也會帶來很多痛苦,患者的胸廓、骨盆都可能會有紅腫、壓痛,甚至出現皮膚硬結破潰。如果經過支具治療之后脊柱能達到自然彎曲狀態(tài),且能保持不復發(fā),就表示治療成功。
6.脊柱側彎有哪些體操鍛煉方法?
在醫(yī)生確診之后,可以在專業(yè)醫(yī)師的指導下進行以下練習。
健身球伸展
選擇合適的健身球,側身緩慢靠在球上,以髖部和肋骨底部為支撐點,雙腳、手撐地輔助平衡。同時,向上伸展另一手臂,保持不動20秒后回落,重復動作3次,每天做2組。
下犬式拉伸
以雙手和腳掌撐地,雙臂、頭、背部在一條直線上,緩慢向上推髖部和臀部,使身體成三角形,保持姿勢5秒后回落,重復動作3~5次,每天2組。
后彎腰拉伸
按照圖中動作,以髖部為支撐點,在健身球上下彎腰,雙手雙腳撐地輔助平衡,保持肘部和小腿放松,保持姿勢15秒后放松,重復動作10次,一天3組。